做个职业农民,务农也能致富 - 致富信息 - 地域资讯
贴身宝贝|新 农 村|政策法规|三农之窗|区域经济|三农投资|农贸资讯|三农科教|文化生活|三农探索|三农人物|三农专题
写作大全|招工招聘|农资购销|农产购销|致富信息|书刊信息|农网导航|打假维权|三农服务|三农调查|三农论坛|三农内参
地方频道
您可以选择查看各地信息
请选择省:
请选择市:
请选择县:
[关闭]
政务频道
行政职能查询:
行政区划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 -> 地域资讯 -> 致富信息
资讯搜索:
做个职业农民,务农也能致富
时间:2013-02-28 14:56:45来源:作者:

    “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引起各方关注。

     新鲜说法背后有怎样的远景?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省政府咨询委三农发展部部长顾益康、慈溪市农业局副局长段明权等人。

解读问题一:

    “家庭农场”和传统农业大户有什么区别?

    根据农业部给出的解释,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据统计,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

    “其实家庭农场就是过去的‘农业大户’的转型升级版。”省政府咨询委三农发展部部长顾益康告诉记者。

    他解释说,家庭农场的说法,也是从国外借鉴来的。“在发达国家,是有农场,没有农村的,比如美国的家庭农场都是几千亩地,几万亩地。原来我们的农户只有几亩地,没法叫农场。”

    “这是一个和国际现代化农业接轨的提法。家庭农场相对来说,有比较大的规模,有企业化的管理经营水平,以家庭夫妻作为主要的生产经营者,部分规模大的家庭农场会雇佣一些工人。”

解读问题二:

    发展“家庭农场”有何意义?
 
    首先来说一说我国农业的现状,根据“三农专家”顾益康描述,目前发达国家两个职业农民可以养活100个国民,而我国60个农民才能养活100个国民。

    这样的差距缘何而来?“因为我们的农业生产比较低效,土地利用率不高,生产方式又比较传统,无法达到规模化生产。”

    “从国际的经验来看,家庭农场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顾益康表示,家庭农场对于中国目前的农业主体来说,意义很大。

    “首先,培育家庭农场是一项基础性工程,生产农业的主体如果不现代,农业怎么可能实现现代化呢?”顾益康解释,这是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升级的关键,这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变务农不能致富的状况,使农业成为致富的产业,还让“农民”成为社会尊重的职业,促进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

    “一方面搞农业的农民减少了,而家庭农户的规模不断扩大。或许家庭农场发展到未来,中国也可以实现几个农民养活100个国民。”

    其次,如果一个农户只有三亩地,对科技的需求就不高,而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对先进的农业装备则更加渴望,就会在生产中引进先进的机械装备,为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更重要的是,发展家庭农场更加有利于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保障。“有一定规模,并且登记注册商标的家庭农场,会比较重视自己的品牌,操作也更规范,由于农产品可以追溯到根源,他们会更注重食品的安全。”

解读问题三:

    慈溪的“家庭农场”模式为什么能推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慈溪市目前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共有1030家,其中50亩以上的有506家。慈溪市农业局副局长段明权透露,慈溪市65万亩耕地中,有15万亩被家庭农场覆盖。这些农场已成为慈溪农业的生产主体,并且经营的效益都还不错,“每千亩地的平均年利润可以达到100万元左右”。

    为什么“家庭农场”的模式在慈溪能够得以推行呢?

    记者发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慈溪的加工工业就比较发达,许多农民弃耕地去工厂打工,有大量闲置的耕地,从而为土地流转和集约化利用创造了条件。

    “慈溪的土地流转率估计超过65%,这使得家庭农场能够得以自然发展。”段明权解释。

    我们时常也会发现,一些地方名为“农场”,实际已经演变成了农家乐为主,生产为辅的“农庄”。在慈溪的“家庭农场”是如何做到“专心生产”的呢?

    “有些地方搞农场,因为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效益不高,最后只能依靠农家乐来创收。在慈溪我们是不允许农场做农家乐的。”段明权透露,慈溪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星罗棋布,早期引进的外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家庭农场”提供了下游销售渠道。因此,慈溪从“家庭农场”到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

    为支持家庭农场等农业主体的健康发展,从2004年起就设立“中小农场发展基金”,引导家庭农场发展。去年,慈溪市每年用于农业生产的财政补贴超过1亿元,对家庭农产的产业扶持资金占了40%以上。

    “新创办的农场50亩以上,就有0.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比如一个农场如果招聘一个大学生,我们就补贴3万元每年。”如今,通过各项政策的补助,慈溪已有81名涉农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就业。

    “年轻的农场主越来越多,据统计,初中以上学历的占30%,40岁以下的占60%,我们也一直引导大学生在家庭农场创业和就业,提高农场管理水平。”慈溪市农业局产业科陈科长介绍说。陈科长透露,一味追求规模效应,并不适合人口密度高的浙江,慈溪市一直以来提倡培养适度规模的农场(50亩-1000亩之间为主),“同时还提倡农场搞生产,合作社搞服务,加工企业作为生产的配套。”这也有效避免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与“家庭式农场”形成不必要的竞争。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信息
精彩新闻
论坛精选
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