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宝贝|新 农 村|政策法规|三农之窗|区域经济|三农投资|农贸资讯|三农科教|文化生活|三农探索|三农人物|三农专题
写作大全|招工招聘|农资购销|农产购销|致富信息|书刊信息|农网导航|打假维权|三农服务|三农调查|三农论坛|三农内参
地方频道
您可以选择查看各地信息
请选择省:
请选择市:
请选择县:
[关闭]
政务频道
行政职能查询:
行政区划查询:
>首页 -> 农产购销 -> 农产在线
十堰农业改革开放四十年创新发展之路
时间:2018-10-23 02:13:14来源:松际农网作者:佚名
十堰政府网讯记者谢楠通讯员徐毅报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十堰山区广大干部群众立足山区农业实际,着力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破解了一道道制约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难题,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堰农业借助改革开放东风,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一条具有十堰山区特色的农业改革创新之路越走越宽,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是观念创新,树立了绿色发展理念。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集中连片地区,还是我国内陆腹地重要生态功能区。全市上下立足服务南水北调大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近几年来,我市以茶叶、中药材、林果、草牧、蔬菜、水产(饮)品业为主的“61”特色产业强农计划全面实施,全市特色产业基地快速扩张,截止2017年底,全市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580万亩,全市重点特色产业产值达223亿元,农民人平从重点特色产业开发中实现收入4026元,占当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2%。农业经济呈现出粮稳、特扩、质提、效增的发展态势。形成了“南部茶叶北部桔、高山药材库区鱼、山场牛羊城郊菜、菌特果杂巧布局”的生态产业格局。目前,全市生态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十二五”初的52.6%提高到80%,农民从特色产业开发中获得的收入由36%提高到44%。全市456个重点贫困村基本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为农民能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方式创新,推进了农业转型升级。我市把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加大龙头企业培植力度,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83家,年实现主营收入200亿元;丹江口市、郧阳区、竹溪县和房县四个农产品加工园区被列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丹江口市进入全省十大农产品加工大县行列。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持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7年达到500亿元。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截至目前,全市有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家、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0家。丹江口市浪河镇、郧阳区茶店镇、房县土城镇、竹溪县水坪镇被纳入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乡(镇);全市44个乡村审定为全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村。据初步统计,全市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业建设点达80家,总投资超过70亿元。积极发展农村电商等新业态,2017年,全市农村电商达2000多家,年销售额近20亿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了特色资源利用率,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门路。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农业竞争力。把绿色有机农业作为十堰生态特色农业的靓丽名片,全市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品牌438个,40个农产品获得“湖北省著名商标”,47个产品获“湖北名牌产品”称号,8个农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武当道茶”先后荣获“湖北第一文化名茶”、“中国第一文化名茶”、“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等称号,在央视“2014中国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中,武当道茶以40.65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全国农产品第三名,房县小花菇登上“舌尖上的中国”栏目。随着品牌开发力度加大,十堰山区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大幅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显著提高。发挥山区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兼备型的特色产业,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脱贫和农业转型升级。
  三是机制创新,激活了农业内在动力。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有效举措,中粮集团、统一集团、苏酒集团、人福**、农夫山泉、雨润集团、稻花香集团、华彬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来我市投资建厂,开发生态特色农业。鼓励支持资本下乡和回乡创业,近年来非农资本投入农业开发、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领办特色产业势头强劲。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引进非农资本和民间资本200多亿元投入我市生态特色农业开发,有效缓解了投入不足的问题。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的新模式,支持引导农民开展土地有序流转,将土地变股金或租金,农民变股民或园工,有效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截止2017年底,全市累计流转土地面积79.3万亩,占农民家庭土地承包面积的31.3%,一批贫困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增收脱贫。组织开展“龙头带农户、扶贫助致富”活动,在全市选择11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联系帮扶8500多户贫困农户通过产业开发增收。大力推广“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辐射带动了8万多农户、300多万亩特色产业基地。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794家、家庭农场527家、农民专业大户3363家,农民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整合涉农资金,支持特色产业开发,市政府每年安排1亿多元专项资金,各县市区每年整合资金达5亿多元,用于产业建设,为生态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是技术创新,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科技人员以地膜栽培为核心的减灾增效综合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山区的温饱难题,而且拓展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科技兴农之路。先后创新研发出地膜玉米、地膜水稻、地膜莲藕新技术,继《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技术》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后,《地膜覆盖集成创新技术研究与应用》2007年又获省政府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粮食总产持续稳定保持20亿斤以上,农村人平粮食达800斤以上,解决了千百年来山区人民长期不得温饱的历史性难题,山区农民依靠科技,从此告别不得温饱的历史。近年来,我市把优化产品结构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加大特色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大力开发具有山区特色的优质农产品,有机茶、有机鱼、有机食用菌、有机豆杂粮、有机山野菜、绿色果、道地中药材、茶多酚、木瓜饮料、房县黄酒、魔芋仿生食品、水产即食食品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品质上乘,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农业种养模式,年推广种—养—沼循环农业模式面积120多万亩,测土配方施肥405万亩(次),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积80多万亩;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农业面污整治提升到保水质的政治担当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全力打好面源污染攻坚战。与2015年相比,2017年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下降了9.4%和?3.1%,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1%。2018年全市如期完成库区网箱拆围任务,禁养区内134家规模养殖场全部关闭搬迁销号。随着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丹江口库区农业面污得到了有效遏制。与此同时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农业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大力实施,全市农户用沼气池达27.8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1%,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我市农业团队自主研发的“生物脱氮沟”和“生物廊道”防治技术,可减少农区80%以上的氮和磷流失污染。近年来,我市先后共争取国家及省级农业面污防治项目10多个,争取资金2.6亿元,撬动了全市地方及社会资金10多亿元的投资,农业面污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十堰政府网)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关闭】【顶部
>>相关文章
热点图片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