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宝贝|新 农 村|政策法规|三农之窗|区域经济|三农投资|农贸资讯|三农科教|文化生活|三农探索|三农人物|三农专题
写作大全|招工招聘|农资购销|农产购销|致富信息|书刊信息|农网导航|打假维权|三农服务|三农调查|三农论坛|三农内参
地方频道
您可以选择查看各地信息
请选择省:
请选择市:
请选择县:
[关闭]
政务频道
行政职能查询:
行政区划查询:
>首页 -> 农产购销 -> 农产在线
改革开放给普洱农业带来的发展
时间:2018-12-11 06:01:44来源:松际农网作者:佚名
40年前,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从农业起步,农业在改革的浪潮中全速前进、阔步前行。现在,土地可以流转,富余劳动力可以进城务工,科技进入田间地头,种田有了专业化服务,规模经营带来产业工人,观光农业催生乡村旅游……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带给云南普洱农业的巨大发展。
  从牛耕锄种到机械化
  石磨、牛铃铛、犁……这是在云南普洱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磨黑镇星光村龙祠村民小组村民李光跃家中看到的老物件,“以前耕地全靠它,现在已经淘汰了,放在家里是留作纪念。”李光跃说。
  年近60岁的李光跃,已有几十年的耕作经验。在中学时期,他就跟着父母在生产队挣工分。“那时用的是犁、钉耙等工具,播种、压肥也全靠人工。”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包产到户后,李光跃一家人铆足了劲,几乎把能作肥料的猪粪、牛栏淤、嫩草、树叶全往田里堆,田耕了又翻,翻了又耙,根据田地情况,分别种上了玉米、水稻、蔬菜。“那年我们家粮食丰收,还能把多余的蔬菜拿到集市上卖。”李光跃趁机扩大规模,发展起了蔬菜种植,成为了村里的蔬菜种植大户。如今,农耕机早已进入李光跃家中。“现在,我们耕地、播种、施肥都实现了机械化,效率上提高了很多。”李光跃的儿子李力说。
  近年来,普洱市大力扶持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农田改造、科技培训、落实各项农业补贴政策等,推动了普洱农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升级。
  从单一种植到多点开花
  40年前,一亩地养不活一家人,如今,却能成为致富田。
  “我的爷爷那辈开始家里除了种植茶叶,地里只种一些传统的农作物满足自家需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新安镇白利村村民杜进飞说,白利村有着丰富的山地资源,但由于种植单一,这些土地没有释放出应有的价值。
  2012年,农校毕业的杜进飞开始养殖生态土鸡;2015年,他成立了墨江瑞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雅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着225户农户共同致富。按照“宜养则养”的经营思路,杜进飞把条件最为便利的1000多亩林地、茶地、荒地、果园作为公司林下养鸡基地,林下禽——肥——茶果林良性循环发展,实现效益1000多万元,真正做到了“一亩山万元钱”的经济效益。
  这是一亩地应有的价值,也是普洱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践。
  记者从市普洱农业局了解到,2018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5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8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99元,农业农村经济持续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培育龙头企业213户,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65.3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6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204个。
  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实行“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推广机制和领导干部挂钩、科技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制,大力抓培训、推科技、办样板。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民科技实用技术及技能培训3922期次、35.3万人次。
  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已确认承包地块395万块,确权面积1572.1万亩,颁发证书32372本。(普洱日报)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关闭】【顶部
>>相关文章
热点图片
推荐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