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宝贝|新 农 村|政策法规|三农之窗|区域经济|三农投资|农贸资讯|三农科教|文化生活|三农探索|三农人物|三农专题
写作大全|招工招聘|农资购销|农产购销|致富信息|书刊信息|农网导航|打假维权|三农服务|三农调查|三农论坛|三农内参
地方频道
您可以选择查看各地信息
请选择省:
请选择市:
请选择县:
[关闭]
政务频道
行政职能查询:
行政区划查询:
您的位置:>首页 -> 农民工 -> 民工联盟
驱赶黄沙那八载:治沙人很少说话 却仍难免一嘴黄沙-打工-中工网
时间:2019-01-21 20:26:14来源:中工网作者:佚名

笼罩在沙雾中的治沙人很少说话,可就是这样也难免一嘴黄沙

驱赶黄沙那八载

  严冬已至,寒风萧瑟,荒凉的戈壁沙漠上,笔直的钢轨在沙丘中穿梭,临策铁路线上由远及近的两个人影渐渐清晰。厚厚的棉衣,口罩上挂满了冰霜,一把铁锹挡在脸上。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临策基础部治沙车间技术员吴伟与工友顶着寒风,顺着线路开始巡视沙害。

  “碰上这种大风天气,线路周围的积沙很容易被风刮起,遇到钢轨就淤积,将轨道给埋了,影响列车通行,必须及时清理。”33岁的吴伟已经有着8年的治沙经验,依据风向、地质条件摸索出了一些“土办法”。这天凌晨刮起大风,吴伟根据以往经验,早早地组织人员巡视沙害。

  2010年临策线刚开通,吴伟就来了。从最初的治沙大会战以来,他一直在治沙点上摸爬滚打,瘦瘦的身躯,黝黑的脸庞,一双大手布满老茧。

  “治沙大会战那会儿,我们坐着轨道车在前面为客车开道。那时候凌晨4点就出发了,碰上积沙就拎着铁锹下去清沙,工作量大,小伙子都累得直不起腰。列车时走时停,两三天才能到。”当初的经历,吴伟至今难忘,时不时就给后来的工友们讲讲。

  “前方发现线路沙害需要清理,沙害长50米,已经掩埋轨枕,请求车间支援,地点在……”巡视不到40分钟,吴伟就发现了线路沙害,他立即用对讲机联系增援。“现在比以前好多了,这种沙害只有赶上大风天才会遇上。”

  10多分钟后,载满治沙人员的汽车驶来。待封锁命令下达后,吴伟与工友们立即进入线路清理积沙。一行人错位排成一排,握紧铁锹顺风扬沙,沙子在空中飘成了黄雾,打在治沙人的脸上像刀刮一样。笼罩在沙雾中的治沙人很少说话,尽量用手势表达,可就是这样也难免一嘴黄沙。

  线路清沙不只是将积沙抛在线路外,还要将线路周围的浮沙装填麻袋进行就地掩埋,防止沙害的二次复发。遇到轨缝中难以清理的积沙,吴伟就趴在钢轨上,用手清理。很快大家的衣服湿透了,又被冻得硬邦邦,脸上也都挂满了白霜……

  封锁结束后不久,一列满载着煤炭的货车呼啸着在他们刚清理的沙害地段通过。

  “以前沙害多的时候,即使是过年也得来清沙。”吴伟记得,2013年大年三十,治沙车间接到清理沙害的通知,他们年夜饭也没吃就赶赴现场。寒冷刺骨的深夜,家人团聚的除夕,一行人借着月光在冷风中清理沙害,冻得瑟瑟发抖。抢险回来后疲惫的治沙人倒头就睡,也顾不上吃口热饭。

  “人工清沙只是一种手段,还要靠这种网格锁住沙害,这些就是我们治沙8年的成果。”吴伟指着线路附近形如“黑色蛛网”的土方网格说。

  随着治沙工作的深入推进,临策基础部在沿线沙害严重地段成立治沙点,组织治沙人修建防沙网格,阻挡沙害逼近铁路。由于地处沙漠,受自然气候影响,网格损毁、再被修复,年复一年。

  “有了这些网格,现在沙害埋道的现象比以前少多了。”吴伟蹲在沙窝中检查网格质量,“这些网格要做得紧贴地面,网面要绷直,这样才能提高网格的受力,把积沙围住。”一排排网格密密麻麻分布在铁路两侧,像一把把锁把沙“锁”住。

  治沙八载,恶劣的自然条件、艰苦的作业环境将治沙人磨炼得更加坚强,像沙漠中挺立的梭梭草。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关闭】【顶部
>>相关文章
热点图片
推荐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