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宝贝|新 农 村|政策法规|三农之窗|区域经济|三农投资|农贸资讯|三农科教|文化生活|三农探索|三农人物|三农专题
写作大全|招工招聘|农资购销|农产购销|致富信息|书刊信息|农网导航|打假维权|三农服务|三农调查|三农论坛|三农内参
地方频道
您可以选择查看各地信息
请选择省:
请选择市:
请选择县:
[关闭]
政务频道
行政职能查询:
行政区划查询:
三农科教
频道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农科教 -> 农村教育
【甘肃】用心做好认准了的事
时间:2017-08-10 00:56:18来源: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作者:

盛夏时节,走进甘肃省民勤县,前来参加培训的农民工一拨接一拨,村庄院落、田间地头、温室大棚里,前来技术指导的干部抓产业、搞培训、解难题,干得热火朝天,一幕幕温情动心的画面,描绘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给这里带来的新变化。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为有效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下,民勤县委县政府立足县域实际,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使“三农”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升。

2012年,民勤县被农业部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2013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工作正式实施,四年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150名,其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1138名,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738名,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270名。认定初级新型职业农民1117人。

整合培训资源 发挥最大效益

为改变农民培训资源浪费、效率低下、多头管理、力量分散现状,民勤县结合实际,转变观念、理顺关系、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把新型农民培训引向健康、高效的良性轨道。

整合教学资源。整合县内涉农培训机构的场地、设施等培训资源,统一由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管理使用,构建政府主导与社会协作培训相结合,长期与短期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建立一批县、乡两级培训基地和社会化办学培训实体相融合的培训机构,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民增产增收相结合,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使从业农民及时掌握农业现代化生产的信息和技术,能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得到相应的技术和技能培训,有效实现经济转型。

整合教师资源。把涉农部门、单位的技术专家、教师全部纳入储备库,建立和完善县乡农民教育培训教师人才储备库,整合后的培训师资由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统一调配使用。

建立专业教师人才库 把农广校、职专、培训中心、技校、新农校的教师全部纳入专职教师的行列进行管理,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型农民培训的工作中去。

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 将全县农、林、水、牧、农机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全部作为兼职教师,由新型农民培训学校根据本人专业特长,按照办班内容确定人员授课;由新型农民培训学校牵头,聘请省内外大中专涉农院校专家、学者担任“技术顾问”,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授课,以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素质;把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厂长(经理)聘请为兼职教师参与培训工作,使其企业成为新型农民的技能实训基地;选拔一批有一定文化知识、实践技能较强的“土秀才、田专家”、作为新型农民培训的兼职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发挥“致富能手”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从而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一流的师资队伍。

整合资金。民勤县整合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项目、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农民创业培训项目、就业和再就业培训、“两后生”培训、“雨露工程”、扶贫开发中用于科技扶贫和劳务技能培训项目、农业综合开发中用于科技培训的项目以及其它部门用于劳务培训的项目和县本级预算安排的劳务培训项目。项目资金实行统一整合,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

农民培训资源整合后,有效的解决了新型农民培训渠道分散,专业不全,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效益,有力保障了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

实施学历教育 激发内生动力

为有效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和就业技术技能,切实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民勤县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依托“百万中专生计划”,制定了百名中专生培养计划,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效。

加大教育教学资金投入。以前由于学校办学规模小,师资不齐、设备不全,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专业化教学培训需要,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近年来民勤县委、政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将全县的资源、项目整合起来,形成了合力,加大教育力度投入,使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壮大,教学实施、设备日趋齐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促使教育教学逐步迈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遵循打造地方优质品牌的要求。按照“开设特色专业,办好教学培训,搞好示范点建设,培养技术骨干,扶持支柱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培训模式,科学设置现代种植、养殖培训专业,有效促进我县农牧业新、名、特、优产业的发展。

大力开展定向、定单式培养。培养的中专生即要面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又要着眼于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因此农广校积极与涉农部门和单位联系,制定优惠政策,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将农民中专生培养与农村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民中专生培养工作,同时又搭建了职业培训与创业平台,并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确保培养与就业的有效衔接。如今毕业的农民中专生通过学校的推荐,经过考试考核,96%的成了村社领导、农民技术员、科技助理员,发挥着自己的才能。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新型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在新的教育体制下,从业农民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农村实际,为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寓教于乐,最大限度地方便新型农民,让新型农民自我选择,自主参与,增强所学技术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使新型农民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始终把科技学习摆在首位,体现在新型农民最需要的时机,潜移默化到的新型农民日常的生活当中,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除了采用正常的授课方式之外,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经常邀请外地专家讲座,带领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温室暖棚进行观摩、实习、实地操作,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探索出培育新型专业农民,引导农民发展农牧业经济的行之有效的路子。

紧盯产业发展 开展所需培训

根据全县新型农民实际状况和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特点,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重点以提高新型农民整体素质和支撑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主推技术、关键技术为内容,适时开展培训:

一是种植技术培训。依据实际情况,分区域、分时间、分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全县新型农民展开培训,以提高受训农民的整体素质。重点加大以日光温室和特色林果业为技术、优良品种高产优质生产管理技术、农田节水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培训。针对全县承担日光温室建设和特色林果业栽植乡镇村社的农民,开展以日光温室建造技术、育苗移栽技术、水肥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和特色林果业栽植、苗木抚育、浇水施肥、整枝修剪、花期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冬季管理等全生育期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培训;还要围绕小麦、玉米、棉花、食葵、蔬菜等优势农作物,在产前、产中和产后进行生产技术培训,切实提高新型农民的种植技数水平。

二是养殖技术培训。强化以高效节水畜禽暖棚建造技术、畜禽饲养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饲草加工调制技术、畜禽产品生产及营销技术培训。根据全县畜禽养殖的实际状况,对全县暖棚养殖村社的农户集中进行暖棚建造技术、优良品种饲养繁殖技术、动物疫情防控技术、市场营销技术等培训,切实提高养殖人员的畜禽养殖水平。

三是新型农民科技骨干培训。加大新型农民科技骨干培训,以思想觉悟高、懂技术、会经营、带动力强的骨干农民为主要培养对象,通过主导优势特色产业关键技术的培训,做到培训教师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从而使每个农业科技园区、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集中连片区、畜禽养殖区、村社都有一定数量的新型农民科技骨干,使他们成为全县示范推广农业技术、特色林果业技术、畜牧业养殖技术、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畜禽优良品种繁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农村经济领域的带头人。

四是农民创业技能培训。围绕市场行情抓好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组织全县有创业意愿、有创业条件、又有经济头脑的城乡劳动力集中进行创业知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应用技术和相关农产品流通营销知识等方面培训。经过培训,使他们成为全县农副产品主要流通销售领域的骨干,真心诚意帮助农民销售农副产品,解决农民卖难问题。

五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根据劳动力就业技能需求,集中对外农村劳动力进行就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 “一技之长”。切实提高就业技能素质、遵纪守法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外界生存能力。树立新的就业观念,使他们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短期性向长期性转变,促进全县劳务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农民收入

近年来,民勤县强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大力发展以酿酒葡萄、红枣、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通过宣传发动、政策引导、效益驱动、扶持带动、科技推动等有效措施,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初现的产业格局。

为促进特色林果提质增效,民勤县邀请省、市、县专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服务,努力做到技术培训服务全覆盖。组织干部群众“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对乡村干部、县乡技术员、林业实用技术员等进行“地毯式”培训,确保科技培训全覆盖。大力推广特色林果提质增效“十大技术”,积极构筑标准化生产管理、网格化技术服务和示范基地引领、加工企业带动、产销有机衔接的高效林果产业体系,并制定出台《民勤县出口林果产品绿色有机生产技术规程》等一系列地方技术标准,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林果产业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化生产经营水平。

为推进特色林果规模化发展,民勤县采取农户“地换地”和种植大户、加工企业租赁、流转等形式,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等制约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优化生产要素,强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生产率;多轮驱动促销售,组团参加兰洽会、武威有机葡萄美酒节等重要节会,不断加大对民勤特色林果产品的销售推介力度。积极落实民勤红枣、民勤枸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通过扶持电商企业,淘宝网、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开通网店销售林果产品。

同时,民勤县通过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建成出口林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4.85万亩。通过积极推行“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着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目前,县内已建成酿酒葡萄加工企业6家,加工能力达4.5万吨以上;建成红枣、枸杞收购加工企业7家;建成枸杞烘干线33条、冻干线1条,引进太阳能烘干房2个。全县申请注册了“沙香源”“青土湖”“漠峰”“腾格里”等红枣、枸杞品牌商标。

民勤县坚持产业先行,夯实发展基础,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保障。坚定不移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至2016年底,全县累计建成以日光温室种植和暖棚养殖为主的设施农牧业13.9万亩,户均2.5亩,发展以红枣、枸杞和酿酒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业49.7万亩,人均2.15亩。2015至2016年生产周期,全县日光温室棚均产值达2.72万元,棚均纯收入达2.33万元,日光温室产业总产值达5.08亿元,实现增加值4.34亿元。至2016年底,全县累计建成养殖暖棚面积9.46万亩,畜禽饲养量达546.53万头(只),实现畜牧业增加值6.03亿元,养殖暖棚棚均纯收入达到2.1万元。2016年全县特色林果挂果面积达29万亩,总产量21698吨,总产值近2亿元。

理论实践并重 提升整体水平

一是理论知识培训。每期培训时间6天,采取集中培训、实训实习等形式,以专题讲座为主,重点讲授农民素养与现代生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农业创业、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营销策略、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法规与土地承包政策、农民合作社建设管理、农产品电子商务、土地流转与经营知识、农业机械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禁毒知识、艾滋病防治、留守儿童管理等引导性培训内容,温室蔬菜、特色林果、畜禽养殖等种养技术和管理知识。

二是生产技能实践。每期培训时间1天,组织学员开展实验实习,通过教师演示、学员操作,验证理论知识,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加深学员对理论的理解;学员结合自身工作岗位进行生产实践,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三是市场考察学习。每期培训时间5天,分期分批组织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到具有示范样板作用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交易市场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示范基地进行观摩考察和交流互动,了解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拓宽现代农业发展理念。

四是能力拓展训练。根据学员产业规模和创业兴业计划,通过创业指导、现场考察、座谈讨论、撰写创业计划书、专家点评等方式,帮助学员提升创业兴业能力,使学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掌握创业技巧,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经济合作组织、创办农业企业,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较大生产规模、较强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业型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产业支撑。

每期培训时间3天,围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通过学历教育培训、专项生产技术讲座、创业设计和现场考察等方式,使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提高生产技能,增强创业意识,掌握现代农业产业经营管理技术和政策法规等知识,不断扩大产业经营规模,真正成为懂政策、能创业、善经营、会管理、觉悟高的新型农民致富带头人。

五是异地提升培训。为进一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提升其经营管理能力、生产技能素质和服务能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之成为“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贮藏加工+运输销售”营销模式和“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的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民勤县组织优秀新型农民前往现代农业发展快的省市接受异地培训。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发达地区强劲的发展态势,接受他们的发展理念,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通过查找自身的差距,转换脑筋,解放思想,让他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从而促进全县现代农业的发展。使之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创业的新型农民致富带头人。

五是跟踪指导服务。在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生产经营关键阶段,组织技术人员分乡镇、分区域对日光温室、特色林果和暖棚养殖生产管理关键技术进行现场讲解、现场答疑和现场指导,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学员跟踪服务支持平台,为学员提供远程学习、信息推送、沟通交流等服务。建立指导员制度,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从技术帮助、政策落实、创业引导、咨询策划等方面开展“一对一”、“一对多”教学指导和全程跟踪服务,随时掌握新型职业农民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帮助其解决困难和问题,做好跟踪服务记录。通过“1+10”导师制模式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跟踪指导。聘请专兼职教师60名、跟踪指导560名新型职业农民、辐射带动5600农户发展生产,提高收入。

搭建技术平台 方便农民受训

为有效提升培训效果,民勤县搭建了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平台,为新型农民提供了一个常学习、常受益、常提高的载体,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经常、随时、随地、随机学习。

一是创刊发行了《民勤新农村资讯》科普刊物,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政策、技术、信息媒体服务。《民勤新农村资讯》由民勤县委、县政府主办,民勤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承办,每月3期,全年36期,免费发放全县5.6万农户。《资讯》设计综合要闻、农业科技、畜牧科技、林业科技4个版面,着力解决了涉农科技信息进村入户渠道不畅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让新型农民及时了解政府政策、掌握市场动向、学习生产技术、依靠信息发展农业生产。

二是开通了4312316农技服务热线电话,第一时间解决了农民技术、信息服务需求。为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强化服务措施和手段,拓宽服务内容和范围,解决农业生产中凸显的技术难题,民勤县开设了农技服务热线,坚持每天早8点至晚间9点不间断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应答服务。通过采取科级领导值周、技术干部值班、热线管理人员值守的工作机制,在第一时间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技术信息难题,确保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

三是建立了手机科技短信,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设置手机科技短信服务平台,改进传统的服务模式,实行点对点信息专业化服务。把农村手机用户录入手机科技短信平台,将关键技术要领、提示及时传递给全县农户。手机科技短信平台的开通,畅通了信息沟通渠道,增强了科技信息指导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成为广大农民群众从事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好帮手。同时也有利于更具针对性,更方便、更快捷的进行信心技术指导服务。

四是配置农业科技直通车,建立田间流动课堂,适时开展培训服务。民勤县委新型农民培训学校配备了农业科技直通车,用于进行流动培训和进村入户进行现场指导服务。根据新型农民培训需求,采取流动课堂的培训方式,由专家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培训种植农户,全面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现场培训和巡回指导服务,切实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各项技术难题。

五是开办《绿洲科技》电视栏目,为农民进行远程培训服务。根据农时季节,协调农、林、水、牧、农机、气象等系统内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电视讲座,每周举办1个主题、播讲2期,讲授生产关键技术要领,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营造了“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

六是建立农民多媒体信息室,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为了满足农民对市场信息的需求,计划生产、指导生产、通过信息有效增加产品的最大值,县上结合农村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投资建立了民勤县农民多媒体信息室,专门供农民上网浏览市场信息、产品信息和各种生产资料价格信息,满足农民信息的需要和需求。

七是设立农业科技超市、农民图书馆和庄稼医院,增强培训和服务实效。为了进一步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服务,民勤设立了农业科技超市、农民图书馆和庄稼医院,陈列了农业良种、良法以及科技图片实物,配套农业科技图书,展示农作物病虫草害标本、图片,聘任农业科研院校专家教授及县内技术实践经验过硬的农技专家坐诊庄稼医院,及时为农民诊断病虫草害病情,开具处方。

建设美丽乡村 改善人居环境

近年来,民勤县抢抓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机遇,认真实施城乡融合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至目前,全县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35个、规划建设14985户,已建成10592户。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民勤县把规划设计作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先手棋”,按照“一心一带一片”空间结构布局,编制完成了《民勤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将全县248个行政村、1793个居民点压缩成60个左右的新型农村社区,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科学布局,稳步推进。

民勤县以实现现有农村危旧房改造、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两个覆盖”,农民居住区、生产区、生活区“三区分离”,科教文化、卫生体育、商业网点、农村养老“四进社区”为目标,打破行政区划,适度集中收缩,按服务半径5公里左右规划,以500至1000户为主,建设一批1000户以上的大型社区,使现有的农村危旧房居住农户告别危旧房、住进新社区。在户型选择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宜楼房则楼房、宜平房则平房,县城和小城镇周边以楼房为主、较远地区以平房为主,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民勤县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协调配合机制,牵头部门抓总,乡镇具体实施,村社农户积极参与,凝聚共建合力,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顺利实施。

民勤县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纳入乡镇、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会议,专题听取并安排部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并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作为领导干部评先树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实行县级领导包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制度,主动靠前服务,按时依规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全程参与规划设计、工程招标、质量监督、资金监管,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扶持办法,对农户住宅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给予定额补助,建立项目整合平台,集中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整村推进、一事一议等相关涉农项目资金,放大资金效应,全力扶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融资难问题。切实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推行“村内事、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做法和“四议两公开”工作程序,对工程招标、建设、验收、移交、房屋分配等,全程实行阳光操作,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与此同时,加快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所有新建社区全部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集中供水、供电、供热,统一绿化、亮化、美化,电讯、网络、有线电视全部入户,为群众创建更加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

如今的民勤各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丽的乡村日新月异,设施农牧业效益稳步提升,特色林果前景广阔,已形成“居住社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的格局。我们坚信凭着勤劳勇敢的精神和不甘落后的心劲,27万民勤人民干群携手、开拓创新,必将攻克一道道难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和全国人民一道早日步入全面小康。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关闭】【顶部
>>相关文章
热点图片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