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宝贝|新 农 村|政策法规|三农之窗|区域经济|三农投资|农贸资讯|三农科教|文化生活|三农探索|三农人物|三农专题
写作大全|招工招聘|农资购销|农产购销|致富信息|书刊信息|农网导航|打假维权|三农服务|三农调查|三农论坛|三农内参
地方频道
您可以选择查看各地信息
请选择省:
请选择市:
请选择县:
[关闭]
政务频道
行政职能查询:
行政区划查询:
新农村
频道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农村 -> 魅力乡村
以产定需 四川贫困旱山村的节水实践
时间:2017-11-07 14:47:26来源:四川农村日报作者:吴平 谢勇
5_101454.jpg
    最近这段时间,三台县水务局驻争胜乡双汇村第一书记滕跃贵,不时来到山上200亩山桐子核心示范基地,了解建设进展以及规划的22处蓄水设施的布局情况。“双汇村是远近有名的旱山村,但主要是工程性缺水,虽被纳入武引水利灌区,但处于尾灌区,田间用水距离主要水源地达130多公里,中途损漏严重,引来的水又关不住,产业发展也跟着严重受阻。”滕跃贵10月27日告诉记者,为了精准对接脱贫产业的用水需求,在本轮扶贫攻坚中,村里先定种养规划,再定水利规划,使农村水利的应用效益最大化。

    打通断头渠  麦冬产量激增
_172716.jpg
    麦冬是三台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争胜乡也是主产区。然而唯独在双汇村,只零星地有几十亩。“去年麦冬一亩年产值2-3万元,谁不想种,但是没水不敢种啊。”村主任李爱民介绍。原来,麦冬全年从种到收都离不开水,比水稻耗水量还大。而双汇村又缺水,也是历史遗留问题。双汇村2组组长赖仕国回忆,2000年,武引一期双争斗渠竣工,村民想趁热打铁,打通斗渠连结4、5组的农渠,然而全村上下1千多人干了2个月,硬是没“啃”下来,都是大石头,铁锹、锄头根本无能为力。直到2017年2月,县水务局投入近80万元,请来专业的挖机、破碎机,耗时4个多月,才终于打通这条最后2公里的“断头渠”。
889.jpg
    “山坪塘倒是几乎每个组都有,但年久失修,都成了‘盘子堰’‘望天堰’,最深的蓄水只有几十公分,几乎失去了农业灌溉水源的效果。”李爱民说,目前,已有4口堰塘修缮一新,新增蓄水能力3600多立方米。原有渠系的硬化、整治,使得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8以上……看到有水了,村民们种植麦冬的积极性大增,去年达100亩,今年增至近300亩,产业规划总面积为400亩。此外,山桐子、生猪养殖等产业也逐渐起步了。

    供需矛盾尖锐  以产定需促节水
8_111508.jpg
    当规划的产业全部落实后,年需水量将达78.13万立方米,而目前,全村蓄水能力为50多万立方米,还需进一步建好一批蓄水工程,农水工程与特色产业布局必须较好地契合,才会尽量减少输水距离和中途损耗。此外,在这78.13万立方米中,地表拦蓄雨水仅有58.78万立方米,还有近20万立方米需通过武引工程输水。而近年来,武引年输水仅为3万立方米左右,意味着其面临输水任务剧增的压力。做好用水需求的精准评估,才能减少水资源浪费,做到能用尽用。县水务局机关党总支书记羊波介绍说,目前三台武引灌溉水按照全年42元/亩的标准征收,将来由按亩收费改为计量收费,更需每立方米的水都得到精准灌溉,为村民降低生产成本。
00234.jpg
    发展现代农业,不同作物有不同灌溉模式,对灌排渠系等的具体设计都有不同要求。水利建设如果与产业发展不匹配,会导致业主重新开挖沟渠,重复施工造成资源极大浪费。有鉴于此,双汇村邀请绵阳师范学院编制了《三台县争胜乡双汇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7》,明确了村里的主导产业麦冬,基础产业山桐子、果树、苗木、养殖等。规划详细列出了每项产业的规模、模式、布局等。
DSC_0600.jpg
    在此基础上,第一书记滕跃贵做出了《三台县争胜乡双汇村水资源现状及规划需求评估》,对上述产业每亩用水定额、年用水量等作出计划,增加输配水和蓄引提水的指导性,产业有了长久、稳定的科技支撑,也减轻了130公里外武引涪梓干渠下段的调配水压力。“各组的山坪塘就近灌溉麦冬等作物,山桐子示范基地的蓄水池交由最近成立的发展合作社使用和管护。以产定需还有个好处,便于同步落实‘谁受益、谁保养’的管护责任。”李爱民认为。(完)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关闭】【顶部
>>相关文章
热点图片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