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专家的“中国梦” - 组织部 - 职能资讯
贴身宝贝|新 农 村|政策法规|三农之窗|区域经济|三农投资|农贸资讯|三农科教|文化生活|三农探索|三农人物|三农专题
写作大全|招工招聘|农资购销|农产购销|致富信息|书刊信息|农网导航|打假维权|三农服务|三农调查|三农论坛|三农内参
地方频道
您可以选择查看各地信息
请选择省:
请选择市:
请选择县:
[关闭]
政务频道
行政职能查询:
行政区划查询:
政务频道
外国专家的“中国梦”
时间:2013-09-25 14:19:27来源:作者:

  “中国正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我们能找到不止100名俄罗斯科学家愿意来中国”……入选中国“千人计划”的俄罗斯专家沙德洛夫说。记者近日走访上海、贵州多地发现,众多来华外国专家认为,中国正在成为实现他们梦想的舞台。

  “我希望在中国工作的梦想从2008年开始。”45岁的美国专家谢里回忆,当时还在波音公司任职的他在新闻里看到,研制大型客机的中国公司成立了,他颇为激动,并想到“这真是个创业的好机会!”

  2010年,谢里完成在美国华盛顿大学MBA学习,远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公司又一次浮现在他脑海。对他而言,一家新成立的、百事待兴的高科技公司无疑是将科研和创业结合起来的最佳选择。

  谢里的中国夫人帮他向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打了电话,提交简历,经过面试,谢里成为自荐到这家公司工作的外国专家。他带领团队极大提升了中国民用大飞机的降噪技术,并在2012年入选“外专千人计划”,同年获得中国政府为外国专家设立的最高奖项——中国政府“友谊奖”。

  不断开放的中国正在欢迎越来越多像谢里一样的外国专家。统计显示,1980年,来华工作的境外专家仅数百人,2008年,增加到48万人次,到2011年,这个数字则刷新为52.9万人次。“十二五”期间,引进的外国专家规模总量将达197.4万次。

  “中国的快速发展,及国家对科学研究的重视,使中国逐渐开始成为全世界科学家向往的国度,”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说。

  除了科学家的科研创业之梦,中国多样化的需求也为各类高端人才提供了多元可能。

  从基础设施如桥下地铁到“高新尖”的大飞机研究,从食用菌、无土栽培等农业项目到经营管理的商业项目,从软件工程到文化创意……现在引进国外智力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全方位式的”,上海外专局副局长黄渭茂说。

  美国专家杰弗里·雷蒙便“非常高兴”地投身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之中。雷蒙曾任职于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先后担任过密歇根大学法学院院长和康奈尔大学校长。2007年,雷蒙应邀来华创办了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2012年,出任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

  接受采访时,这位2011年中国政府“友谊奖”的获得者时常感慨,“只要你足够优秀,就能在中国施展才华。”

  除了科学家的科研梦,外国校长的教育梦,在远离北京、上海等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外,或许一个小山村也可以成为外国志愿者们理想中的家园和践行教育的“乌托邦”。

  在群山阻隔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大山深处,被誉为国内慈善大学的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接受着来自全世界志愿者的报名。

  来自美国的朱莉·卢卡斯和丈夫一同在这个学校教授英语,每月补贴仅为1000元,和他们一样的外国志愿者有20来位。“我喜欢贵州,喜欢教英语,我感到这里需要我。”她说。在完成一年志愿教学后,她和丈夫自愿选择续签约一年。大学刚毕业的美国女孩莱西·韦德儿则为续约推迟了硕士研究生的备学。

  一位在手腕纹了“鸡蛋炒饭”四个中文小楷的英国大厨托马斯教学生们如何做西餐,这个在印度、泰国、老挝、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做志愿者的大男孩说,“照顾别人我感到很幸福,有时甚至觉得换别的工作是在浪费时间。”

  不论在东部发达城市,还是在西部贫困地区,外国专家们的“中国梦”都成为建设中国的重要部分。

  30年前的7月8日,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要扩大对外开放,现在开放得不够……这是一个战略问题。”

  为吸引外国专家来华工作,中国出台了如“外专千人计划”的诸多政策,并在居留、签证、子女入学等方面为外国专家提供便利。

  希望中国能成为更多外国专家的舞台,张建国说。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相关文章
论坛精选
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