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 财政 - 职能资讯
贴身宝贝|新 农 村|政策法规|三农之窗|区域经济|三农投资|农贸资讯|三农科教|文化生活|三农探索|三农人物|三农专题
写作大全|招工招聘|农资购销|农产购销|致富信息|书刊信息|农网导航|打假维权|三农服务|三农调查|三农论坛|三农内参
地方频道
您可以选择查看各地信息
请选择省:
请选择市:
请选择县:
[关闭]
政务频道
行政职能查询:
行政区划查询:
政务频道
北京市财政局转发财政部关于《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时间:2013-11-04 17:38:36来源:作者:

  区县财政局:

  为了做好《会计法》重点检查工作,保证检查工作深入开展,并取得成效,现将财政部财会[2001]45号关于《会计法》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一:财政部关于《会计法》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会[2001]45号 二○○一年八月十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解放军总后勤部,武警总部(后勤部),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目前,《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工作已由单位自查转入重点检查阶段,认真抓好这一阶段的工作,是保证检查工作取得切实成效的关键。希望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在总结前一阶段检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重点检查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财会[2001]37号)等要求,认真抓好重点检查阶段各环节的工作,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要把会计信息质量作为重点检查的主要内容。《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中有关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的总体要求以及朱■(rong)基总理关于“不做假账”的重要指示,为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进行《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指明了方向,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应当以此为指导,把打击和查处造假账等违法行为作为《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的重点,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查深查透,尤其要严肃查处上市公司假造会计信息、欺骗投资者的行为,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重点检查阶段所采取的措施和确定的检查内容,进一步完善检查措施,充实检查内容,加强督促指导,确保检查工作取得实效,避免泛泛检查、避重就轻和其他消极应付的做法。为了指导重点检查工作的深入开展,在《财政部关于开展〈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的通知》(财会[2001]18号)和《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重点检查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财会[2001]37号)等文件规定的重点检查内容基础上,分别检查对象,列举了重点检查的具体内容,随文附发,供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参考。

  (二)要认真抓好督促检查工作。这是抓好重点检查阶段工作的重要保证。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除负责检查工作的政策制定、组织部署外,应当加强督促指导,及时了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对好的做法和经验应当认真总结和推广,对组织不得力、工作不扎实、措施不过硬等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应当直接抓一批重点检查单位,深入剖析,掌握第一手情况。我部近期将组织督导组分赴有关地区了解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并召开不同层次的小型座谈会,研究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三)要注意搜集典型案例。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在组织开展重点检查过程中,要按照财会[2001]37号文件的要求,对每个被检查单位要认真填写“《会计法》执法检查工作记录”及有关报表,对一些典型案例,应将其违法、违规情况、情节、金额、处理情况等作出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并按照财会[2001]18号文件的要求,上报不少于5个典型案例。

  财政部将把各地组织《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特别是重点检查的工作情况,作为2001年度会计管理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

  附件二:有关单位《会计法》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提纲为了促进《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重点检查阶段工作的深入开展,在《财政部关于开展〈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的通知》(财会[2001]18号)和《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重点检查阶段有关工作的通知》(财会[2001]37号)等文件规定的重点检查内容基础上,补充列举了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会计法》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提纲,供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在研究部署重点检查时参考。

  一、上市公司重点检查内容(一)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1.是否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允许范围内选择会计政策?

  2.选择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是否按管理权限经批准后执行?

  3.有无随意变更会计政策的情形?如存在随意变更会计政策的,其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是否产生重大影响?变更会计政策是否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要求如实、充分披露?

  4.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要求变更会计政策时,公司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衔接办法进行会计处理?如未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衔接办法进行处理的,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何种影响?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存有误导使用者的情形?

  5.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时,在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是否调整比较会计报表的有关数据?

  6.有无滥用会计政策的情形?

  (二)债务重组1.有无人为制造虚假债务重组协议的行为?

  2.债务重组账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规定?是否存在将债务重组收入列为当期利润而未计入资本公积的情况?如有,应查明金额和对当期财务状况的影响。

  3.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要求对债务重组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的,是否按规定进行追溯调整,并调整相关比较数据?

  4.有无不恰当地运用债务重组制造利润的情形?

  (三)非货币性交易1.有无人为制造虚假非货币性交易的行为?

  2.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

  3.有无不恰当地运用非货币性交易制造利润的情形?

  (四)投资1.公司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划分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随意划转或将短期投资收益计入当期利润的情况?

  2.长期股权投资是否严格按照成本法、权益法的核算要求进行会计处理?有无通过权益法核算,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

  3.当期购入长期股权投资,其投资损益是否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确认?是否存在将投资前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利润纳入利润表的情形?

  4.股权投资差额的计算及摊销是否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进行处理?

  5.债券投资是否按期计提利息?有无未按期计提利息的情形?

  (五)资产减值准备1.资产减值准备是否按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在资产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况下,是否存在过分提取减值准备的情况?

  2.当期回转已计提减值准备是否合理?是否对其经营成果是否产生重大影响?如产生重大影响的,应当检查其原计提减值准备的合理性。

  3.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回转等是否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认定?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认定的结果一致?如不一致,应当说明理由,并说明公司计提、回转减值准备的合理性。

  4.是否存在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和转回操纵利润的情况?

  (六)关联方及其披露1.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是否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如实披露?是否存在未披露的重大关联方关系或关联方交易?

  2.母子公司、同一母公司下的各子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大额未结清的往来款项?特别关注上市公司对集团公司(控股公司)的应收债权和定价政策,由此而产生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通过此项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情况?

  3.母子公司之间有无不合理占用资金的情形?如果存在不合理占用资金的情形,说明其理由、对公司现金流量的影响。是否存在委托资产管理情形?委托资产管理的手续、协议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委托资产管理的收益分配是否恰当?

  4.母子公司、同一母公司下的各子公司之间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分配关系,如未按法律规定的分配比例获得收益等情形?

  (七)或有事项1.公司是否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对很可能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予以确认?

  2.公司的担保事项是否恰当?是否存在重大的担保、诉讼等事项?对担保、诉讼等很可能发生的损失是否预计负债并计入资产负债表?对或有损失的披露是否充分?

  3.有无随意计提损失准备的情形?

  (八)其他情况1.借款利息是否按期预提,是否存在不计提利息的情形?

  2.借款费用是否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进行处理?是否存在将不符合规定的借款费用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情况?

  3.是否存在利用借款费用操纵利润的情况?

  4.税款减免、先征后退税款等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规定?

  5.待摊和预提费用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会计原则?

  6.折旧政策是否合理?是否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实施?

  7.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否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有无未按规定进行处理的情形?

  8.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是否存在判断差错的情形?如存在判断差错,应说明原因,以及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

  9.公司发生的会计差错是否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未根据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进行处理的,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产生重大影响?对于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的调整,有无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情形?

  10.其他未执行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情形。

  二、国有企业重点检查内容(一)银行开户1.是否有开设多个基本账户的情况?是否有出租、出借账户的情况?

  (二)资产1.存放在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是否有收不回来的?是否已经发生了损失?

  2.应收账款余额占总资产的比例有多大?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有多少?

  3.是否有长期挂账的其他应收款(如超过2年)?

  4.是否有积压、陈旧、可能报废的存货?

  5.是否存在账面上有但实际上已收不回来的长期投资?是否有长期没有取得投资收益的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是否严格按照成本法、权益法的核算要求进行会计处理?有无通过权益法核算,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

  6.是否有大量闲置的固定资产?是否有已使用但尚未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是否随意改变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净残值率?是否有已提足折旧但仍继续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7.是否存在固定资产已交付使用,但借款利息仍然资本化的情况?

  8.是否存在未经批准而自行处理的各种资产损失?

  9.待摊费用是否合理?递延资产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摊销?

  (三)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是否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是否存在抽逃资本的情况?是否存在未经主管机关审批而冲减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的情况?

  (四)损益1.是否存在虚列收入、成本、费用的情况?

  2.是否有超出制度规定的捐赠支出?

  (五)担保、抵押及其他1.是否存在随意向其他单位提供重大担保事项,导致企业存在巨大潜在风险或发生财产损失的情况?

  2.是否存在用同一资产在不同金融机构进行抵押贷款的情况?

  3.是否存在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而导致重大诉讼事项,造成财产损失的情况?

  三、行政单位重点检查内容(一)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1、是否在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会计政策?

  2、有无随意改变会计政策的情形?如存在随意变更会计政策的,其对单位财务状况、收支结余是否产生重大影响?变更会计政策是否按照会计制度要求如实披露?

  3、会计制度要求变更会计政策时,单位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衔接办法进行会计处理?如未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衔接办法进行处理的,对单位财务状况、收支结余产生何种影响?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存有误导信息使用者的情形?

  4、有无滥用会计政策的情形?

  (二)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是否有多头开户的情形?预算经费是否在有关部门指定的国家银行开户?

  (三)预算资金1、单位是否严格划清预算内与预算外资金的界限?

  2、单位有无缓缴、截留、挪用或自行坐支应缴预算款项的情形?应缴预算款项年终是否全部清缴入库?

  (四)结余单位是否严格划清正常经费结余与专项资金结余的界限?

  (五)支出单位是否严格划清专项支出与经营性支出的界限?支出项目及其会计处理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四、事业单位重点检查内容(一)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1、是否在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会计政策?

  2、有无随意改变会计政策的情形?如存在随意变更会计政策的,其对单位财务状况、收支结余是否产生重大影响?变更会计政策是否按照会计制度要求如实披露?

  3、会计制度要求变更会计政策时,单位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衔接办法进行会计处理?如未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衔接办法进行处理的,对单位财务状况、收支结余产生何种影响?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存有误导信息使用者的情形?

  4、有无滥用会计政策的情形?

  (二)固定资产、对外投资1、固定资产的购置、报废、核销是否履行有关手续?会计处理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2、对外投资是否按规定报经有关部门批准?会计处理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三)专用基金1、单位专用基金的提取标准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2、单位有无混淆专用基金的使用界限,相互挤占、挪用专用基金等情形?

  (四)收入1、单位收费范围和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规定?调整收费范围和标准是否经过有关部门审批?

  2、单位是否严格划清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界限?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规定?

  3、单位是否严格划清预算内收入与预算外收入的界限?会计处理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五)支出1、单位是否严格划清事业支出与经营支出的界限?支出项目及其会计处理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2、自筹基本建设支出是否报经有关部门审批?是否纳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3、专项资金是否按资金规定用途开支?会计处理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六)结余及结余分配1、单位是否划清拨入专款结余和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界限?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的计算是否合理?

  2、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转入结余分配的程序是否符合制度规定?结余分配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相关文章
论坛精选
热图